今年夏天可谓是“前有狼🐺,后有虎🐯(hǔ)”,七月下旬的哪吒到九月伊始的(de)罗小黑。整个夏天都被“国漫崛起(jué qǐ)”的呼声所包围。当然我绝对肯定(kěn dìng)《哪吒》和《罗小黑》对于国漫的推动(tuī dòng)作用,它们无论是从品质还是从传达(chuán dá)的精神和价值观上都比近几年(jìn jǐ nián)的国漫作品有了长足的进步(jìn bù)。
和《哪吒》相比,我更偏爱💗《罗小黑(xiǎo hēi)》的简笔画风格,不仅如此,《罗小黑》中的(de)人物样貌都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(shěn měi)标准。再者,《罗小黑》所讲述的故事(gù shì),也是更加中国化的。其实我们细看(xì kàn)不难发现,《哪吒》所传达出的核心(hé xīn)是—— 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 往深了(le)说,他传达的是其实是好莱坞(hǎo lái wù)一直引以为傲的 反歧视观念。 大致套路(tào lù)就是一个被大众不认可的人(rén)最后得到大家尊敬涅槃重申。而《罗(luó)小黑》无论是画面感觉还是内核,都离(lí)我们更近。
但是,《罗小黑战记》让人(rén)遗憾的地方在于, 其中正反双方价值观(jià zhí guān)碰撞是不对等的 。价值观不(bù)对等,就产生不了戏剧张力,没有(méi yǒu)了戏剧张力,也就没有了 悲剧感(bēi jù gǎn) 。
什么叫价值观碰撞的不对等(děng)?我们先来举一个正面的例子:
《勇闯夺命岛(duó mìng dǎo)》

《勇闯夺命岛》讲了一个(yí gè)什么样故事呢?
美国海军陆战队汉默将军因(yīn)不满政府对退伍、战死军人及其家属(jiā shǔ)的补偿和福利不满,率领部下将(jiāng)美军最新研制的生化武器――VX毒气弹偷运到(dào)罗克岛,劫持了81名正在该岛观光(guān guāng)的游客,控制了该岛。要挟美国政府(měi guó zhèng fǔ)48小时内支付1亿元赎金否则将杀死(shā sǐ)人质并用毒气弹袭击旧金山。 (摘自布布影院简介(jiǎn jiè))
纵观影片,退伍军人的价值观在于—— 国家应该(yīng gāi)厚待为它作出了牺牲的个体(gè tǐ) 。因此汉默将军为了手下被漠视而(ér)犯险。而政府的价值观则在于—— 任何(rèn hé)两方的矛盾都不应该拿与(yǔ)这件事不相关的人作为人质(rén zhì)和牺牲品。
这两种价值观,都是有(yǒu)信服力的,都是被大众许可(xǔ kě)和接受的。
但当两种都成立(chéng lì)、都有信服力的价值观发生碰撞(pèng zhuàng)时,悲剧感就会产生。
不经如此(rú cǐ),《勇闯夺命岛》里所有的人物到最后(zuì hòu)其实都没有背叛自己的国家和(hé)职责,汉默在最后一刻调转了火箭(huǒ jiàn);梅森在为国家蒙冤几十后,也(yě)只是选择平静的归去;汉德森少校在(zài)明知会被射杀的情况下,没有(méi yǒu)放下武器,仍在尽最大努力💪说服(shuō fú)对手信守《海军誓词》。
这部片子最明显(míng xiǎn)的特点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反面角色(fǎn miàn jué sè)。 所有的人物,都有自己的道义(dào yì)和立场,都有自己的利益和(hé)群体要维护。
但最终,所有的个体(gè tǐ)价值观,都比不上国家职责。 这一点上(shàng),个体选择最终败给国家职责,这也(yě)是悲剧感产生的原因。
这点上,《勇闯(yǒng chuǎng)夺命岛》是同类商业电影🎬中的翘楚(qiáo chǔ)。
回到正题,我问一个问题:
《罗小黑(xiǎo hēi)战记》中到底有没有反派?
就我的(de)观影感受,从人们看到风息窃取小黑(xiǎo hēi)能力开始到电影🎬结束走出影厅,都(dōu)在声讨风息。因此,我们姑且先认为(rèn wéi)风息是反派人物。
但我们从电影🎬文本(wén běn)上来考虑,风息被观众认为是反派(fǎn pài)角色,到底是导演故意为之,还是(hái shì)导演对角色的理解和我们的(de)认知出现了偏差?
我认为是后者(hòu zhě),我认为导演并不愿意把风息(xī)塑造成一个反面角色,抑或者说,导演其实不(bù)希望电影🎬中出现一般意义上的(de)反派角色。
我们可以来说一说风息。这个(zhè ge)人物,是极为复杂的。 从根源上(shàng)来说,他才是最原始最深层(shēn céng)的受害者。 按照影片中的世界🌍观,其实(qí shí)人类才是后来者和闯入者,是(shì)人类破坏了他们的家园让他们(tā men)被迫流浪。所以他要夺回原本属于(shǔ yú)他们的地盘,是无可厚非的。
他的(de)价值观在于—— 他信奉的是先来后到,先到(xiān dào)先得。 这个信念是成立的、有信服(xìn fú)力的。这可以为他而后的(de)所作所为提供 道义和信念上的支撑(zhī chēng) 。观众也不会觉得他坏。
但为什么观众(guān zhòng)还是觉得他是坏人呢?
因为导演(dǎo yǎn)并没有把 风息这个人物的心理(xīn lǐ)脉络阐明 。 风息的所作所为和他对(duì)人类的恨与偏见,到底是出于(chū yú)人类作为闯入者夺走了他的(de)家园的不甘,还是仅仅只是为了泄自己(zì jǐ)心头私愤。他的所作所为,到底是出于(chū yú)一种群体性的考量,还是只是个体上(shàng)的情绪宣泄。
从影片后半段看,风息(fēng xī)的举动越来越偏向后者,他随手伤害(shāng hài)人类、炸毁列车、残害同类, 都更像是(xiàng shì)他个体的对于人类的报复。
这种(zhè zhǒng)感觉,在他窃取小黑能力时达到(dá dào)顶峰。
如果他真的站在他们妖精(yāo jīng)这个群体的立场上,那他绝对(jué duì)不会强行窃取小黑的能力。但他(tā)以牺牲同类的命运给自己创造(chuàng zào)机会。那就像无限所说的:“如果(rú guǒ)你以牺牲小黑的生命为代价(dài jià),那你又有什么立场代表妖(yāo)这个群体?” 当他做出这个举动时(shí),就已经透露出他内心里个体(gè tǐ)的仇恨比群体的考量更加重要(zhòng yào)。
如果他的价值观和信念仅仅只是为了(wèi le)宣泄自己的个体情绪,那么风息这个(zhè ge)人物,则是被情绪主导的。他(tā)身上没有那种不喧宾夺主的思辨性和(hé)崇高性,没有那种站在他们妖精(yāo jīng)群体历史长河上做出抉择的不朽和(hé)永恒性。
相比起无限这个人物 “人妖共存(gòng cún)” 的价值观,风息所做出的抉择和(hé)秉承的信念,太幼稚、也太单薄(dān bó)。 所以,这两种价值观的碰撞,高下立现(lì xiàn)、一目了然。
就好比《勇闯夺命岛》最后汉默将军(jiāng jūn)死去时,你能感受到的那种(nà zhǒng)无奈与辛酸,那种不甘和惋惜。可当(kě dāng)风息死时,我们可有这种感觉(gǎn jué)?
我认为没有,他的死不仅没有(méi yǒu)换来观众的惋惜,也没有让影片(yǐng piàn)里的人物觉得可叹。他换来的(de)只是哪吒和执法者的那几句揶揄(yé yú)。
所以说,《罗小黑战记》其实可以讲得(jiǎng dé)更加深刻,可以讲得更有现实意义。因为(yīn wèi)妖精这个群体其实有意无意地影射着(zhe)现实生活中的动物群体,相比生活在(zài)大自然的动物,我们人类才是后来者(hòu lái zhě)和入侵者。换句话说—— 人类从来都没有资格(zī gé)剥夺妖精和动物的生存空间。
但可惜(kě xī)的是,导演并没有将妖精和(hé)人类进行平等地看待。他本质上(shàng)还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完成了(le)一种人类对妖精的怜悯。在这个(zhè ge)故事里,人类是好的、是谋求(móu qiú)和平与共存的,甚至连大多数妖精(yāo jīng)都认同人类。只有少部分妖精觉得不(bù)对,他们觉得这本来就是我们妖精(yāo jīng)的地盘儿,我们凭什么要和(hé)你们人类分享?
这些少部分的妖精有错(yǒu cuò)吗?我觉得没有,难道你抢了(le)我们的地盘儿我们只能无动于衷吗(ma)?我们只能被动的和你们人类共存(gòng cún)吗?但就连这一点点的可贵(kě guì)的人物弧光,导演也没有把他(tā)讲好。风息身上的那种为了自己(zì jǐ)群体利益所作出的抉择,也被(bèi)导演和编剧简化成了个体情绪(qíng xù)的宣泄。
其实“人妖共存”的本质 ,还是(hái shì)一种人类为中心的观点,妖精在(zài)人类生活的城市里,必须要伪装(wěi zhuāng)、必须要遵守人类的法则和规矩(guī jǔ),这本身就违背了“ 共存” 这一理念(lǐ niàn)。
这所有的所有,都酿成了电影🎬(diàn yǐng)所传达的精神的模糊。也是(shì)整部电影🎬没法儿产生悲剧感的源头。 真正(zhēn zhèng)的悲剧感在于——任何一方获胜,我们都不会(bú huì)欣喜若狂;但任何一方落败,我们都一定觉得(jué de)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