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6 月 20 日至 6 月 22 日,第十四届“中国电影🎬史(diàn yǐng shǐ)年会”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。本届年会由中国电影🎬资料馆(zhōng guó diàn yǐng zī liào guǎn)(中国电影🎬艺术研究中心)与重庆大学联合(lián hé)主办,主题为“银幕上的抗战:战斗意志(zhàn dòu yì zhì)、民族精神、文化血🩸脉”。
今年恰逢中国人民(rén mín)抗日战争暨世界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,同时亦是(shì)中国电影🎬诞生 120 周年纪念,在这一具有(jù yǒu)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举办本次年会(nián huì)显得尤为重要。本届年会邀请了超过百位(bǎi wèi)来自国内外的电影🎬史研究专家与学者(xué zhě),他们将共同回顾在民族存亡的(de)关键时刻所留下的影像记忆,深入探讨电影🎬(diàn yǐng)如何承载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(wén huà)传承。
6 月 20 日上午,开幕仪式在重庆大学(chóng qìng dà xué)美视电影🎬学院隆重举行。中国电影🎬资料馆副馆长、中国电影🎬艺术(yì shù)研究中心副主任薛宁作为主办方代表(dài biǎo)致辞。她强调,重庆这座城市不仅历经(lì jīng)战火洗礼,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(xiàng zhēng),更是中国电影🎬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(jiàn zhèng)地。在此探讨“银幕上的抗战(kàng zhàn)”,既是对先烈的深切追念,也(yě)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。薛宁(xuē níng)指出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“构建(gòu jiàn)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”的新(xīn)目标。实现这一目标,要求我们确立坚定(jiān dìng)的文化主体性,将文化传统、历史经验(jīng yàn)上升为理论话语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(zǔ chéng bù fèn),电影🎬史学研究肩负着梳理中华文明精神标识(biāo shí)、挖掘影像历史与审美价值、呈现中国(zhōng guó)电影🎬文化特质与艺术风貌的重任(zhòng rèn),最终在中华文化主体性基础上,构建具有(jù yǒu)中国特色、时代精神和全球视野的电影🎬(diàn yǐng)史学理论体系。此外,2025 年恰逢中国电影🎬诞生(dàn shēng) 120 周年。经过两个甲子的岁月变迁,中国(zhōng guó)电影🎬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发展到(dào)如今的壮观景象,其发展历程始终(shǐ zhōng)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在这(zhè)一时间节点上,本届年会聚焦“银幕上(shàng)的抗战”主题,正是探寻中国电影🎬文化(wén huà)基因、理解其民族形式与精神内核的(de)关键契机,具有深远意义。重庆大学凭借其(qí)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(yǐ jí)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,为本次(běn cì)年会提供了优越的学术氛围和(hé)宝贵的支持。
中国电影🎬资料馆副馆长、中国电影🎬艺术(yì shù)研究中心副主任薛宁
重庆大学党委副(fù)书📖记冯业栋在致辞中热情欢迎与会嘉宾(jiā bīn)。他表示,本届年会以“银幕上的(de)抗战:战斗意志 · 民族精神 · 文化血🩸脉”为主题(zhǔ tí),意义非凡。抗战时期是中国电影🎬的关键(guān jiàn)阶段,电影🎬人以笔为剑、镜头为枪(qiāng),记录烽火硝烟,彰显民族不屈精神与(yǔ)战斗意志。重庆是抗战电影🎬的重要创作(chuàng zuò)基地,汇聚影人,诞生了如《保卫(bǎo wèi)我们的土地》《八百壮士》等经典作品。抗战时期,重庆大学(chóng qìng dà xué)师生曾积极投身救亡,美视电影🎬学院 25 年(nián)来也致力于传承抗战精神,创作相关(xiāng guān)作品与研究成果。在多重历史节点下(xià),我们应深入探讨抗战电影🎬的历史价值(jià zhí),汲取智慧,推动电影🎬史研究与创作繁荣(fán róng),并促进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联结(lián jié)。本届年会主题高度契合重庆的历史(lì shǐ)地位,其研讨成果必将有力推动重庆(chóng qìng)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(huó huà)利用,为学校相关学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(dòng lì)。
重庆大学党委副书📖记冯业栋
本届年会共(gòng)收到 261 篇论文,这些论文除了大部分来自(lái zì)中国大陆作者之外,还有来自中国香港、中国(zhōng guó)澳门以及俄罗斯、马来西亚、韩国、日本、印尼、澳大利亚(ào dà lì yà)、英国🇬🇧、比利时、美国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(dì qū),经过论文查重和 29 位专家们的(de) 4 轮盲审,在综合考虑了选题、内容(nèi róng)等因素后,最终选出 93 篇优秀论文进入(jìn rù)年会宣读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青年(qīng nián)学者的比重占 79.3%,持续成为年会的(de)中坚力量,他们的锐气与探索精神,为(wèi)中国电影🎬史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(shēng jī)。
“学术放映”是中国电影🎬史年会的品牌🃏(pǐn pái)环节,本届为所有参会者准备了 18 部(bù)珍贵影片,其中《霍元甲》(1944 年)、《返魂香》(1941 年(nián))、《夜半歌声续集》(1941 年)、《气壮山河》(1944)、《烽火渔村》(1948 年(nián))等都是极其珍贵的抗战电影🎬(diàn yǐng);而《敌机轰炸重庆特号》《嘉陵江上》《重庆(chóng qìng)再次崛起》《第二代》《抗战标语卡通》《抗战歌辑(gē jí)》等抗战时期的纪录片和等动画为(wèi)与会者呈现了更为全面、立体、多元的(de)抗战历史影像。年会期间,组委会还举办(jǔ bàn)“电影🎬双甲学术沙龙”,深入探讨中国电影🎬诞生(dàn shēng)的考据问题。
中国电影🎬史年会自 2012 年(nián)设立以来,始终坚守“系统化”“专题化”“学术化(xué shù huà)”原则,一路砥砺前行,如今已成为中国(zhōng guó)电影🎬史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与权威性的(de)学术交流平台。每一届年会,都是对(duì)过往电影🎬史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与展示(zhǎn shì),更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深度探寻(tàn xún)与展望。历经多年沉淀,年会见证了(le)中国电影🎬史研究的蓬勃发展,吸引了众多(zhòng duō)学者投身其中,为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(de)活力。
电影🎬史研究肩负着守护民族记忆、阐释(chǎn shì)文化传统、服务国家发展的重任。中国(zhōng guó)电影🎬史年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强国建设(jiàn shè)的战略部署,深化电影🎬史料发掘、理论创新(chuàng xīn)与学科融合,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(wén huà)事业、增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重要的(de)学术支撑。
编辑 / 吴嘉怡
责编 / 杜思梦
CONTACT US
联系我们(wǒ men)
商务合作 | 3117342843(微信)
MORE NEWS